她追求靈動、變化與渾然天成的設計風格,作品充滿了浪漫、朦朧的美感。在老外眼中,羅崢是個很中國的設計師。但她卻一直認為,在當今審美越來越西化的今天,過于強調傳統的元素,會被看成落伍。所以,她一直堅持,將傳統的審美精華用現代高雅的感覺表現出來。
羅崢帶著歐柏蘭奴馳騁在夢想的路上
羅崢翻箱倒柜,找出了自己17歲時寫的日記,第一頁上是當時頗流行的個人檔案:喜歡的風格——羅曼蒂克的,獨特的;未來想做的事——周游世界……她驚訝,即使是她這樣非常善變、喜新厭舊的趨美型人物,骨子里某些東西也從來不會變。也許是基于完美主義者對于“羅曼蒂克”風格的堅持,在深圳的服裝設計師中,羅崢絕對是最符合“夢想家”名號的一個。你翻看多年來媒體對她的報道,會發(fā)現“夢想”是被常常提及的詞。在2002年,她還在歐柏蘭奴的廣告大片上,親手寫下了“讓夢想飛揚”幾個字。
和那些帶著夢想來到深圳的年輕人不同,羅崢讀大學前就已在深圳生活,她的夢想除了母親在美學方面的熏陶,根本就是在這片土壤上滋生出來的?!皬男【蛯γ赖氖挛锾貏e敏感,10歲時就給自己設計了衣服,所以我的一生可以看做是追求美的過程中的行為藝術?!痹谏钲诖髮W讀完國際貿易,卻對一切創(chuàng)意、設計感興趣,她想當一名設計師,把自己對美的理解表達出來,說自己的話,甚至,“在自己的品牌中創(chuàng)新,把人類的想象力推動一步,這個想法特別強烈”。所以在1996年創(chuàng)立歐柏蘭奴、成為時裝設計師之初,她的設計是天馬行空的,憑借著美的本能自由翱翔,可以看作是她把想象中人物的穿著創(chuàng)作了出來。她說,那時她的衣服是給有夢想的女人穿的。
真正一鳴驚人,是在2002年北京時裝周。她做了名為“炫舞”的發(fā)布,相當有張力,拿了十佳。其實從她每場發(fā)布會的名字,都可以看出她對人生、對時尚的思索,比如寓意花開當珍惜的“綻放”,比如寓意靈魂重量的“21克”。從這里開始,羅崢以深圳設計師的身份,斬獲了國內外相當多的獎項,還代表中國在巴黎盧浮宮舉行了個人發(fā)布會。接著在2006年,她成為深圳首位獲得中國時裝設計界的最高獎“金頂獎”的設計師。她在趨美和趨利中間找到平衡點。
也許相比深圳諸多設計師而言,羅崢格外受到幸運之神眷顧。2008年9月,她帶領歐柏蘭奴,成為中國第一個在紐約時裝周上作秀的女裝品牌。這場名為“人面桃花”的發(fā)布,被于丹評價為:“你給中國女性帶來了久違的詩意?!睆募~約時裝周回來后,羅崢開始審視自己的夢想:“設計并不是純藝術,它有自己的功能性。設計初期,我完全是在表達自我,沒有考慮對象。藝術和商業(yè)結合的問題,我想了10多年才想通。什么才是中國設計師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力量?當然是商業(yè)上的成功。趨美和趨利,并不是截然對立的關系。在紐約大使館我做過一次即興演講,有人就問到我這個問題,我說,我喜歡的就是一種看似矛盾實則和諧的狀態(tài),希望能在矛盾中找到最平衡的點,讓兩種能量互相制衡,而慶幸我本人的平衡力還不錯?!?/P>
在深圳成長的羅崢成為“夢想家”,這一點本就和深圳的城市特質相通,因為這個城市本身就是鼓動夢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