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垂直電商的代表,凡客在近期進行大規(guī)模的調整,以期尋找新的發(fā)展方向。不過對于這樣的戰(zhàn)略調整,也被評論為雙刃劍,稍不留神就會劃傷自己,雖有勝算,但是誰都知道,創(chuàng)新不成功,只有死路一條。
凡客的“習慣性”調整
凡客的本次調整,最值得關注的就是凡客老臣、初刻創(chuàng)始人許曉輝的回歸。他接管了市場推廣中心和凡客達人項目。另外,原負責手機業(yè)務的助理總裁欒義來負責移動創(chuàng)新事業(yè)部,原負責凡客供應鏈的賈加負責海外拓展部。凡客將品牌部、公關部、新媒體推廣部和企業(yè)文化部合并,形成品牌傳播中心,該部門由去年加入凡客的媒體人沈威風負責。
實際上,這兩年凡客一直是在“調整”中度過的。2011年凡客在調整品類結構與組織架構,砍掉那些膨脹時期的非服裝類產品,并重塑公司組織架構;2012年凡客則是重點調整庫存與優(yōu)化供應鏈,清理庫存回籠資金,優(yōu)化供應鏈注重打造品牌。凡客用了6年時間,從0做到60億的交易額,期間也在不斷的調整,從品牌,到全品類,再到品牌,又到平臺。
對于這些變化,凡客CEO陳年曾坦承,快速成長是任何一個品牌都要面對的,過去兩年凡客快速成長,發(fā)現(xiàn)有很多失控的地方,2012年凡客真正過億件,凡客當初快速成長沒錯,后面的大調整也沒錯。
垂直電商新探索
有的人認為凡客一系列的調整是打造其品牌,讓自己的品牌更加深入人心。目前,不少垂直電商遇到生存問題或是倒閉或是被并購。凡客是垂直電商向品牌電商的轉化,是一種新的模式。
獨立電商分析師李成東表示,“如果說以前凡客砍SKU、縮減業(yè)務線等是在做除法,那么現(xiàn)在凡客在移動創(chuàng)新和海外就是做乘法,一些產品線單獨拉出來是在做加法,合并一些業(yè)務線就是做減法了,這兩年時間,凡客沒少做加減乘除。在去年四季度凡客號稱已經(jīng)盈利,看來今年真的是為了IPO做鋪墊了”。
此前,大量V+的第三方品牌正在逐漸被引入凡客,凡客與V+平臺可能也將逐漸融合。有分析人士認為,此次vancl.com試水平臺化只是在經(jīng)歷過品牌運作的高庫存風險之后的一次贏利方式的新探索。
“未來凡客母品牌旗下會有更多的子品牌”,一名凡客人士稱,凡客目前2000萬用戶需求并不是凡客一個品牌就可以涵蓋的,而不斷的品牌孵化策略也是凡客品牌擴張的主要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