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yè)內人士透露,網店進貨渠道主要有三種:一是生產廠家直接在網上開店經營;二是廠家的銷售員在網上開店,他們一般能以“內部價”或“員工價”拿到很優(yōu)惠的折扣,然后又在網上以低于商場的價格銷售;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廠家的一些外單產品。
為了避免地區(qū)代理在網上以低價銷售,對實體店經營造成影響,很多品牌都作出相關規(guī)定:禁止代理商在網上銷售新款服飾,而只能銷售過季的斷碼服飾。那些廠家同時設立網上商城的,其銷售的產品加上郵費,價格與實體店價格就已經差不多了。
線上和線下同時開店
保留實體店的同時,再開家網店,線上和線下同時經營,目前看來,效果相當不錯。實體店沒有顧客的時候,就在網絡上與客戶聯(lián)系;店里如果有客人進來,就出來招呼,不僅兩不耽誤,而且還能相互補充。
網店上同時標注實體店的地址,就會讓顧客感到更踏實。許多習慣逛街購物的人覺得眼見為實,萬一購買的商品出問題還能索賠,不像互聯(lián)網那樣虛無縹緲。
同時,本地的顧客從網上選購好商品后,還可以直接來實體店取貨,還能省下快遞費。傳統(tǒng)實體店和新興網店互惠互利,銷售模式調整之后,才能更加適應市場。
建好實體店的“墻壁”
做生意,最核心秘訣是“墻壁”。
經營一家實體服裝店,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樹立起一道“墻壁”,讓其他人無法進入。實體店的“墻壁”是它服務的那塊區(qū)域,比如說100米長的街道,不可能擠下1000家同類商店,周邊眼紅想要模仿的競爭對手只有那么有限的十幾個人,實體店所服務的區(qū)域內消費者,都具有信息盲點。
而在網上,100米長的街道可以擠下100萬家甚至更多同類商店,模仿者是10萬人甚至更多,并且復制的成本接近于零。另外,搜索引擎也讓消費者甚至沒有了信息盲點。
在網絡時代,想經營好實體店鋪,就要把“墻壁”壘得更厚實,要么是錯位經營,比如銷售網絡上比較少的中老年人服裝;要么是獨家經營,比如某品牌服裝只有實體店代理商,而且保證全國統(tǒng)一售價,統(tǒng)一折扣;要么是壟斷銷售,控制住線上的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