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業(yè)游戲規(guī)則的改變者?
據亞馬遜介紹,這家商店的運行所需要的技術,與無人駕駛汽車所使用的技術是同一類型的,包含計算機視覺、傳感器融合以及深度學習技術。
購物者只需打開Amazon Go的APP,像過機場安檢一樣,讓一個掃描儀器掃描他們的智能手機,門就會打開,然后他們可以選購任何他們需要的商品。舉例而言,當購物者從貨架上拿起一盒牛奶,系統(tǒng)就會將牛奶的信息錄入購物者的虛擬購物車中;而當購物者將牛奶放回貨架,這件商品就會在虛擬購物車中被刪除。當購物者離開后,亞馬遜會結算。
(圖片來自The Countrycaller)
該商店目前對參與測試計劃的科技巨頭的員工開放,預計將于2017年初開放給公眾。
《西雅圖時報》評論說,這種新型的商店或許會“改變零售業(yè)的工作性質”。該媒體引用美國勞工部的統(tǒng)計數據稱,目前美國的收銀員大約有350萬人。而在一篇博客文章中,零售咨詢公司McMillan Doolittle的分析師尼爾斯特恩(Neil Stern)寫道,在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的時代,Amazon Go是一個“零售業(yè)的游戲規(guī)則改變者”。
金融服務公司Cowen的分析師表示,這一舉動表明亞馬遜正在積極布局線下食雜店,對于亞馬遜來說,這是潛在收入增長的巨大來源,并且能夠確保自身在人們的購物習慣中繼續(xù)占有一席之地。目前,在這一領域占主導地位的是亞馬遜的競爭對手沃爾瑪。
《華爾街日報》援引接近此事的人士意見稱,如果實驗成功,亞馬遜可能以各種形式開設超過2000家線下實體店。亞馬遜拒絕對這些計劃發(fā)表評論。
(圖片來自The Verge)
目前還是夸張的宣傳?
然而,也有聲音對這種新型線下商店表示了質疑。《福布斯》就撰文稱,雖然這種充滿未來感的購物形式非常有趣,但目前只不過是一種夸張的宣傳。
該文章進一步分析稱,每到圣誕節(jié)購物季前后,亞馬遜就十分熱衷于這一類積極的宣傳。2013年,亞馬遜CEO貝索斯在一次長達60分鐘的采訪中展示了一個無人機項目,可以直接將包裹送到客戶的家門口。2014年,亞馬遜講述了一系列關于在倉庫中使用Kiva機器人的故事;而在去年12月,這家位于西雅圖的公司又用視頻展示了全新設計的飛行送貨機器人。
今年,亞馬遜承諾在2017年初開設其第一家Amazon Go商店。雖然他們提供了關于這種新形態(tài)商店的一些細節(jié),但是僅有的信息都來自于這家公司的問答頁面。該頁面顯示,這家占地1800平方英尺的商店將提供現成的餐點、知名品牌商品以及預先包裝好的亞馬遜餐具套件。用戶可以通過使用安裝于智能手機上的Amazon Go來進入商店。
亞馬遜精心計算了發(fā)布這則視頻的時間,其目標就是他們在圣誕購物季中最需要的東西:消費者的注意力。根據Adobe Digital Insights的數據,在剛剛過去的11月,消費者在網上花費了約40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7.6%;在“黑色星期五”和“網購星期一”之間的時期,亞馬遜約占了總銷量的31%。如果有人打算買一臺筆記本電腦,并且因為看了Amazon Go的廣告,就在訪問百思買網站和Apple Store之前先訪問了亞馬遜的網站,貝索斯就贏了。
等待更多細節(jié)
免于排隊付款的購物模式并不是一個新鮮的主意。移動支付公司Square首席執(zhí)行官Jack Dorsey多年來一直在考慮一種業(yè)務模式:當消費者進店時就識別他們,然后將他們的選購的貨品準備好。消費者不必和收銀員交流,也沒有付款找錢的麻煩。亞馬遜也已經考慮了至少四年,并于18個月前注冊了一項專利。
但是目前,這個想法還缺乏細節(jié)。亞馬遜創(chuàng)造了很多流行詞,讓一般民眾激動不已,但這些人對其中涉及的技術毫無了解。
“我們的免排隊付款購物體驗是通過使用和自動駕駛汽車中相同類型的技術實現的。”Amazon Go的網站如此寫道,“Just Walk Out技術可以自動檢測產品何時從貨架上取走或退回貨架,并在虛擬購物車中作出相應的修改。”
這聽起來不錯,但是整套機制是如何工作的?商店中有多少件商品?當商店無法識別客戶時會發(fā)生什么?有人被多收了錢該怎么辦?
這些問題暫時都沒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