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升級和“海淘”電商平臺的普及,2016年跨境電商產業(yè)增速迅勐??缇畴娚淌侵阜謱儆诓煌瑖业慕灰字黧w,通過電子商務手段將傳統(tǒng)進出口貿易中的展示、洽談和成交環(huán)節(jié)電子化,并通過跨境物流及異地倉儲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yè)活動。
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guī)模達到6.3萬億元,是2013年時的2倍多,“海淘”用戶規(guī)模達到4100萬人次。預計2018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guī)模預計將達到8.8萬億,“海淘”用戶規(guī)模達到7400萬人次。
有業(yè)內人士表示,國內消費者對品質商品的日益關注,使得從母嬰商品興起的“海淘”浪潮,逐漸擴充到美妝、數碼、百貨、服飾箱包等全品類,在更多年齡層次和需求的消費者進入的同時,“海淘”電商的業(yè)務量也隨之增長。
中國跨境電子商務主要集中在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兩地。長三角擁有發(fā)達的輕工業(yè)基礎,服飾、鞋帽和家居類產品銷售領先;珠三角擁有高度集中的生產制造基地、豐富的外貿人才儲備,成為跨境電子商務賣家集聚地。
從用戶年齡層來看,80后是最愛“海淘”的群體,同時購買力也最強,80后用戶在“海淘”用戶的占比超過5成達57.5%。其次是90后用戶,數量占比為25%;70后用戶占比為15%排名第三位,60后和00后用戶總計占比不到3%。從平均訂單額來看,80后用戶購買力最強,平均訂單額排名第一,70后排名第二。
相關鏈接:
和過去相比,對于高端奢侈品而言,開設線下店依然是進入中國本土市場的首選利器,只是有些品牌拓展的速度會有所放緩而已。以法國經典奢侈品牌愛馬仕為例,其2015年中國大陸和香港分別占愛馬仕全球總銷售的13%和14%,他們未來在中國大陸將采取穩(wěn)步發(fā)展的策略,首先考慮的就是在一線大城市開設門店。如果說奢侈品或者大牌在中國市場日子沒之前好過,那誰搶走了他們的消費者?
2016年支付寶年度賬單出來之后,在金融行業(yè)工作了五六年的Nacy發(fā)現,與前兩年支付寶賬單相比,2016年自己在買衣服、鞋履和手袋方面少了一些奢侈品LOGO,多了一些主打生活方式理念的新品牌。據了解到,北京斯普瑞斯奧特萊斯商城董事長欒少梅曾公開說,今后其招商側重點正從奢侈品轉向比較個性化的品牌。
套用一句比較流行的話,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個性化了,不僅是奢侈品,在娛樂、快消品、食品等行業(yè)同樣存在類似的變化。比如大陸女星“四旦雙冰”牢固的框架,這些年也在慢慢解構,再也難以找到哪款明星能像過去那樣號召那么多年輕人人了。
奢侈品品牌在這方面的覺悟并不慢,有些奢侈品現在正慢慢轉變?yōu)閭€性化的、設計師元素比較多的品牌,或者直接收購類似品牌。譬如,“上下”是中國設計師蔣瓊耳于2008年在上海創(chuàng)立的一個生活方式品牌,愛馬仕集團注資控制了其90%的股權。而創(chuàng)始人蔣瓊耳則一直擔任該品牌CEO及藝術總監(jiān),并擁有剩余10%的股權。
據了解到,“上下”定位中國傳統(tǒng)手工藝和當代設計,90%的產品在中國制造,包括服裝、首飾、茶具、家具等,但定價高昂。在其線下店,你可以找到價值4600美元的竹皮手袋,或者價值10萬美元的明朝風格家具。
雖然暫時沒有看到奢侈品針對中國市場或中國細分人群推出個性化產品,但其在中國市場在2012年前后越來越注重多元化的打法。“上下”并不是以中國概念被奢侈品集團相中的首家品牌,早在2000年,歷峰集團收購的上海服裝品牌“上海灘”,以及2012年開云集團收購香的港珠寶品牌“麒麟”均是先行者。
中國免稅品集團董事會秘書常臻判斷,未來奢侈品在在中國市場依然保持理性增長,但是會發(fā)生結構調整,過去高速增長的高價手表和皮具會放緩增長,而個性化、以自用為主導的商品需求在增長。
甚至,行業(yè)還出現了更為激進的觀點:在未來三至五年,老牌奢侈品將跌落至大眾高端消費品牌,并完全告別暴利時代;多元化、個性化和定制化思維將成為奢侈品品牌新思維。
而貝恩將個人奢侈品的消費群體分成了金字塔的三個層級:基礎層是一些大眾消費者也能購買的“輕奢品”,中間層是略微超出他們消費能力的中端產品,而最高層則是只有富人才消費得起的頂端產品。放眼全球市場,2016年奢侈品牌從基礎層和最高層獲得的營收比例都有10%的增長,而中間層則在萎縮。
這一變化顯示了奢侈品正在走向兩極:要么退出奢侈品市場,專做高端個性化大眾產品,比如德國奢侈品牌HugoBoss削減旗下品牌,重心放在高端男裝上;要么牢牢穩(wěn)住高端品牌調性,通過擴張產品線來保持增長,比如以皮具起家的Coach推出了鞋履、服裝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