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稅由各州和地方政府決定,也是當地政府的重要財政收入組成部分。
當地時間6月21日,美國最高法院以5比4的票數裁定,互聯網零售商在其沒有實體店的州,可以被要求繳納消費稅。這意味著美國消費稅體系正式全線覆蓋電商,美國電商的稅收紅利期正式結束,他們將步入與實體零售商平等拼價格的時代。
消費稅由各州和地方政府決定,也是當地政府的重要財政收入組成部分。因此,美國50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qū)的消費稅率各不相同,有5個免稅州(如果排除地方消費稅,只有3個真正免稅州),其他各州的綜合消費稅最高為路易斯安那州(10.02%,2018年的數據)。
舉例來說,電子產品在硅谷地區(qū)的消費稅率為9.25%。消費者從加州購買一部索尼A7M3相機,實際支付額是1998美元加上184.82美元的消費稅。而如果消費者從紐約知名電子產品商家B&H購買,同樣的價格就可以免交184.82美元的消費稅,因為B&H在加州并沒有實體業(yè)務。但判決之后,消費者就逃不掉這筆稅金了。
和美國不同,中國的商品價格實際上是稅后價格,包括了增值稅等諸多稅項;而美國的商品價格是稅前價格,消費者在最后支付時需要額外繳納消費稅。
“中國電商的平臺都是在合法納稅的;在平臺注冊的經過工商登記的商家一般也都在納稅,但不排除通過c端對外銷售來進行偷稅漏稅的情況?!?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對于c類賣家(個人賣家、微商、微店等)這一塊納稅屬于空白。
“現在確實有一些網店沒按個體工商戶或企業(yè)的行為來納稅。之所以電商的納稅受到關注,是因為很多人認為網商可以不納稅,這是誤解。一些網店沒有按企業(yè)或個體工商戶行為納稅,以淘寶為例,淘寶上95%的店家都是規(guī)模非常非常小的,很多網店沒有達到每月3萬元的增值稅起征點,所以他們沒有按企業(yè)或個體工商戶來納稅。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政策法律委員會副主任阿拉木斯說:“但實際上,我們國家一直沒有互聯網免稅的規(guī)定,沒有明確,事實上我們的電子商務稅收與線下是沒有什么區(qū)別的,是按照線下來征收的。”
6月19日,中國第一部電商領域綜合性法律《電子商務法(草案)》第三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總體來看,這次三審稿新增加的內容,包括微商登記、電商平臺企業(yè)的連帶責任、押金返還、格式條款等問題,其實在不同立法層面和部門已經有過零散的規(guī)定,而且司法系統對于這樣的問題也有許多判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助理分析師賈路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電子電商法》作為規(guī)制電商領域的特別法,立法層級和效力位階比較高。
賈路路稱,本次送審稿細化了電商平臺與平臺內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的情形,加重了電商平臺事先、事中的審查義務。
一旦實施,電商平臺需要注意加強對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服務的平臺內經營者資質資格的事先審查;利用抽檢、大數據比對等手段,強化對平臺內經營者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的事中審查,確保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
對于消費者通過旅游APP購買機票時,經常被隱藏在訂票信息下的預選保險框“套路”,賈路路表示,從法理上講,默認勾選達成的合同對消費者來說是不公平的或者不符合消費者真實意思的,其效力是存疑的。為了保證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此次送審稿規(guī)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不得將搭售商品或服務作為默認選項。
“《電子商務法》加強監(jiān)管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需要促進電商業(yè)態(tài)的發(fā)展。”阿拉木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現在的審定稿的規(guī)定有點過于具體。
以押金退還為例,押金退還問題主要存在于共享單車領域,而共享單車只是電商的一個邊緣化的部分,而且線下類似的問題更多更嚴重,更需要監(jiān)管和消費者保護。阿拉木斯表示,或許過了幾年共享單車押金退還這種問題就不存在了,那樣條文還在法律上規(guī)定就顯得有些尷尬,建議用部門規(guī)章來進行規(gu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