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華文化促進會織染繡藝術(shù)中心和海航新華文化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主辦、北京采藍文化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承辦的民間染繡戲曲圖像展暨2013染繡主題絲巾發(fā)布會在北京舉辦。
這次展出的102件以戲曲人物紋飾為主的民間紡織品,包括古代藍染工藝中的浙南藍夾纈技藝作品和華北、東北民間日用刺繡品,多數(shù)為中華文化促進會織染繡藝術(shù)中心常務(wù)副主任兼秘書長張琴的個人收藏。年代以清朝、民國為主,少量延及建國初期。
民間圖案染繡主題絲巾發(fā)布會
張琴告訴記者,紡織面料的織染繡工藝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guān)。這些織染繡實物,對我們研究古代民俗、追溯刺繡工藝推崇的四大繡或八大繡具有重要價值。盡管民間日用繡品技法上以平針為主,能與觀賞繡品媲美的不多,但在物用本身上更接近工藝之道。這次展出的刺繡實物包括枕頂、肚兜、鏡簾、苫盤巾、幔帳套等,無一不蘊含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地域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