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體育近日發(fā)布了2012年上半年業(yè)績報告,報告顯示,由于受到存貨過剩和市場競爭激烈的影響,上半年公司營業(yè)額39.3億元,較去年的44.5億下滑了11.6%,股東應占溢利減少17%至7.696億元。
另外,公司整體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42.8%降至41.8%, 其中鞋類、服裝和配飾的毛利率分別減少0.3、1.5和4.9個百分點至42.5%、41.5%和35.8%,安踏稱整體毛利率下降是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導致平均售價下跌所影響。
目前在香港上市的國內體育用品公司共有六家,分別為李寧、安踏、361°、特步、匹克和動向。近年來,幾家公司的增速都有不同程度下降,而2011年李寧和動向均出現了負增長,其中李寧2011年年銷售額89.3億元,同比減少5.8%,動向年銷售額27.4億元,同比下跌35.7%;2011年,李寧毛利率由2007年的48%降至為46%,而動向由2008年的59%跌至47%。
庫存壓力持續(xù)增加
由于受到NIKE、Adidas等國際體育用品巨頭的沖擊,國內體育用品品牌近年來的存貨過剩問題持續(xù),其中,安踏的庫存壓力較國內其他幾家體育用品商相對較小。2011年,安踏的庫存天數為25天,較2010年增加3天,而李寧的庫存天數同比增加15天到46天,動向的庫存天數則由2010年的22天猛增到54天;特步和匹克的庫存天數分別為44天和 33天。
安踏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的平均存貨周轉日數由36天上升到50天,平均應收賬款周轉日數由去年同期的14天上升到35天。
2011年安踏體育平均應收賬款占銷售額的9%,同比提升兩個百分點,在國內同類公司中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數據顯示, 2011年李寧應收賬款占年銷售額的比例高達24%,匹克為21%,特步和動向分別為20%。
但安踏依然表示庫存管理為公司首要任務,主動就訂貨會的訂單預算作出指引,以減小零售渠道出現的存貨危機的風險。
而在隨后公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訂貨會表現及2012年上半年同店銷售增長》中安踏指出,國內體育用品行業(yè)競爭持續(xù)激烈, 2013年起訂單開始采取新的批發(fā)折扣率政策,因此,公司2013年一季度訂貨會訂單金額按年錄得20%-30%的跌幅。
銷售額下滑的情況下,安踏加大了對成本的控制,2012年上半年安踏的廣告與宣傳開支占營業(yè)額比率為10.4%,較去年同期下跌2.2個百分點,2011年全年,廣告及宣傳開支占營業(yè)額的比率為13.7%,同比增加0.1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安踏開始控制開店速度,優(yōu)化店鋪結構,提升坪效(每坪的面積所產生的營業(yè)額)。截至2012年6月30日,集團旗下安踏店增加29家至7807家,運動生活店減少198家至689家,而公司表示,有鑒于兒童體育用品的短期發(fā)展?jié)摿嫶?,將兒童店的數量增?9家至691家,并進一步拓展其零售網絡。
安踏預計到2012年底,安踏店總數為7800-7900家、運動生活系列店為450-550家、兒童體育用品店為750-850家、FILA專賣店總數為250-300家。另外,安踏將開設更多工廠店及折扣店來清理季后庫存。
但公司表示,對國內體育用品行業(yè)的短期前景保持審慎。而如何應對國際體育用品品牌的挑戰(zhàn)、不斷增加的庫存壓力以及提升自身品牌形象將是擺在國內體育用品公司面前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