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南部沿海城市,曾經為成衣集團的工廠,縫紉機器在角落里落滿了灰塵。生產活動冷清,工廠的工人數量也在減少。
成衣廠開始在越南為生產服裝,越南的工資水平是中國的一半。一些客戶的生產任務也轉移到其他國家。
在中國的成衣工人工資水平,以年20%的速度增長,工廠在中國已經沒法盈利了。
由于工資水平的急劇上升以及勞動力的長期不足,作為曾經的世界工廠,中國的競爭力已經不如從前,因此,轉移到其他國家生產己成定局。
但在越南和柬埔寨等地,對勞動力的爭奪也在推高這些國家的工資水平。
隨著中國經濟走向成熟,中國一些服裝制造業(yè)務,向海外轉移已在人們的預期之中,甚至受到了政府的鼓勵。隨著其他一些亞洲國家在大規(guī)模制造方面變得富有效率,為了像韓國和日本曾經那樣進行經濟轉型,中國必須擁抱科研和高技術生產。
不過,要保證經濟健康增長,中國需要擴大服務領域,迅速創(chuàng)造出需要員工具備更高技能的制造業(yè)崗位,以彌補制造業(yè)轉移帶來的損失。
優(yōu)衣庫是亞洲最大的服裝連鎖品牌。優(yōu)衣庫說,目前該品牌70%的服裝在中國生產,但它想要把這一比例削減到三分之二,這主要是為了降低成本。優(yōu)衣庫的母公司迅銷公司(Fast Retailing Co.)的一名發(fā)言人說,這家零售商正在與全世界70家工廠的合同生產商討論在哪里生產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