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賣會VS自有品牌
就在大賣場在為服飾品類的銷售發(fā)愁時,走出大賣場的眾多服飾品牌,特別是運動品牌也在面臨著高額庫存的威脅。
據(jù)了解,耐克、李寧等一大批運動品牌開始走出專營店、百貨,走入超市賣場。近日,在山姆會員店北京亦莊店,記者看到耐克的特賣,價格低至三到五折,而麥德龍北京十里河店也將戶外品牌的特賣會擺在了醒目的位置。
但是特賣會的形式并不是特別被業(yè)內人士所看好。上海尚益咨詢總經理胡春才告訴記者,超市服飾品類還應該在品質和款式上下功夫,不能單純依賴特賣會,不然只能淪為“尾貨市場”。
既然外力不能治本,只能從自身出發(fā)。上海通略零售業(yè)顧問公司董事長沈建國就表示,服裝毛利一般在25%~35%之間,而自有品牌服裝的毛利甚至能在50%以上。在利潤的驅使下,各家都紛紛上馬自有品牌服裝。
樂購自有品牌F&F中國區(qū)負責人Chis other透露,目前在捷克及斯洛伐克等國家銷售排名第一的F&F今年起將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入。沃爾瑪?shù)摹昂嗊m”服飾,也涉及男女裝、睡衣、內衣褲襪、鞋子等多個系列。
更值得一提的是,大潤發(fā)的自有服裝品牌“優(yōu)紡”和獨家代理的“貝茲卡洛”和“巧樂奇”很受消費者青睞。
大潤發(fā)超市百貨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獨家引入的代理品牌巧樂奇,價位相當于國產品牌唐獅,面料和做工可以跟一些中端商場品牌來媲美,而貝茲卡洛,則是一個跟優(yōu)衣庫一樣針對年輕人的品牌,定位簡約時尚,同樣價位區(qū)間在500元以下。
此外,另一個獨家女鞋品牌蜜雅莉價格比商場里同檔次的鞋子要便宜不少,原料使用全牛皮,穿著舒適,針對的是25歲到35歲女性群體。
“大賣場可以做自有品牌服飾,但不是所有企業(yè)都可以做自由品牌服飾,”周勇提醒道,初期的虧損與庫存,對企業(yè)內部資源都是考驗。
機會與挑戰(zhàn)并存
大賣場的服飾到底該如何做,周勇認為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做得好就繼續(xù)做,充分利用生鮮與服裝的杠桿作用。永輝就是這樣一例,以生鮮品類集客、以服裝品類盈利的組合,為永輝創(chuàng)造出了高效的門店業(yè)績。永輝超市2012年報顯示,其服裝品類收入同比增長45.78%,雖然僅占公司全部主營業(yè)務收入8.4%,但服裝可以提升毛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