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維密大秀依然在你的朋友圈刷屏了。
畢竟誰也抵擋不了行走的荷爾蒙、新鮮的肉體和天價的bra。而除了大家熟悉的超模,一批自帶流量的網紅也讓維密收獲了更多人的目光。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為維密的大膽創(chuàng)新點贊。1998年開始,除了服裝,翅膀首次出現在秀場上,并在不斷進化中成為維密秀的一大標志。
而今年,翅膀再一次升級。看得出來,維密正在通過各種方式拉攏中國粉絲:不僅玩轉中國風,它還提早跟中國人民拜了個早年。
自1995年第一次在紐約廣場酒店舉行時裝秀,維密大秀至今持續(xù)了長達21年。通過大眾媒介、社交媒體,這場最初的內衣大秀儼然正在成為女性勇敢展現魅力的文化場域。
但消費者們仍然愿意為維密的性感買單嗎?這次,在這場夢幻、時尚和性感的喧囂之下,我們看到了維密的尷尬。
由于女士的健康意識日漸加強,以及對舒適運動貼身內衣的期望有所提高,女性對于內衣的認識正在出現變化。越來越多無鋼圈、運動系內衣的出現,也在一定程度上搶占維密市場。
一個最直接的表現是,其母公司LBrands(NYSE:LB)最近的表現并不樂觀,而在11月28日,其背后的中國代工廠維珍妮(2199.HK)發(fā)布的半年報更讓人出乎意料,維珍妮近半年盈利暴跌了近九成。
性感已經救就不了維密了
“維密引導的內衣文化,是勇敢秀出自己美麗的身體,把內衣視作一種時尚,一件充滿能量、熱情的東西?!眱纫码娚萄鯕釧pp創(chuàng)始人徐黛妮說。
維密提倡的性感文化由來已久,這在品牌初入市場時為其奪得了更多眼球。它提倡女性需要勇敢表達自己的性感,展現完美身體。但這背后,有著從品牌端對消費者傳遞的嚴苛標準,甚至教育女性,為擁有美好肉體需要付出汗水并且沒有捷徑。
同時,徐黛妮認為,維密提倡的性感比較單一,必須很瘦,腿細腰細。但對時下年輕人更認同的性感定義而言,性感是多元化的,并非只是非要突出胸的豐滿和身體的纖細。
這種過度追求外在性感的表達已經深入品牌印記,也隨著品牌逐漸老去。面對消費升級,維密的性感不再具有獨當一面的號召力。
“維密表達的那種性感是相對傳統(tǒng),甚至是美國上一代的產物?!币晃徊辉竿嘎缎彰膬纫缕放苿?chuàng)始人這樣評價維密所表達的性感,也代表著部分美國消費者對維密的看法。
而在美國,維密受到新興品牌的沖擊是現實存在的。
維秘的主要競爭對手、AmericanEagle旗下的內衣品牌Aerie,從2014年開始宣布不P廣告,打出用“真實身體”對抗“完美身體”的概念,獲得了營銷上的成功,而Aerie今年第一個季度銷量增漲了26%。
AmericanEagle旗下的內衣品牌Aerie
去年4月,內衣品牌LaneBryant推出“我不是天使”活動,請來AshleyGraham等大碼模特拍廣告,展現身材多樣性,以及表達女性追求健康、勻稱的身材,指向明顯。
內衣品牌LaneBryant
一個國內新興的無鋼圈內衣品牌創(chuàng)始人表達了她的觀點,她認為維密的性感過多著重于外面的炫耀和賣弄,而一批消費升級的消費者已經不再過多的在意這樣的性感表達。相對性感,她們更在意舒適和取悅自我,內衣代表著品位的傳達、社會價值的表達。
維密傳統(tǒng)的產品以聚攏、厚胸墊為主,而無鋼圈、運動系的流行,是維密的性感所沒有覆蓋到的領域。維密的快時尚、不注重品質感,讓對材質、舒適度有更高要求的消費者并不具備吸引力。
其實維密也感受到了危機。從近兩年的產品手冊看,維密在產品上也有很多轉型的嘗試。傳統(tǒng)內衣已經賣不動了,沒有胸墊、輕薄舒適、無鋼圈的文胸款式逐漸出現在維密的新品種。例如今年4月推出的第一個胸衣bralette系列,就是無鋼圈的舒適型內衣。
“消費升級主要是沉下心來分析,受眾市場對于商品最看重哪些方面的價值。如果維密開始擁抱更年輕一代的消費價值觀,打造多元化的審美角度,應該會做得更好。”徐黛妮表達了內衣平臺對于品牌的看法。
鞋服獨立評論員馬崗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未來在內衣市場可能會出現兩方面的格局特征,大眾品牌的市場集中度會越來越高,大量的市場份額會被少數品牌劃分,而偏向于小眾消費群體的品牌市場會越來越細分,會有細分領域的品牌產生并搶奪一些市場,形成切割市場的趨勢。
危機在于,維密逐漸在新一代消費者,以及擁有更高消費能力的消費者中,失焦了。
維密為何難進中國?
2016年的維密秀在巴黎登場,被稱為“中國隊”的四位中國超模,劉雯、何穗、雎曉雯、奚夢瑤與全球超模一起為全球消費者帶來一年一度的視覺盛宴。劉雯在開場秀的中國披肩、何穗兩套服飾都有翅膀的造型,都在傳遞這個從未正式進入中國,但與中國千絲萬縷的聯系。
超模劉雯在維多利亞秘密秀場
與一些在本土市場業(yè)績難看轉戰(zhàn)中國市場的品牌不同,維密的舞臺并非第一次出現中國面孔和中國元素,但它的“中國行”卻始終未能實現。
去年1月,維密進駐國內,低調地在上海來福士廣場開了一家只出售“美容和配飾”的專賣店。這些通過經銷商代理的店鋪,例如維密在香港的店鋪,都只能售賣美容產品、香氛等衍生產品。
2016年4月,維密終于邁出重要一步,維密已經回購了中國代理商手中的業(yè)務。隨后,維密以官方海外旗艦店進駐天貓國際,并且計劃2017年將在上海落地銷售全線產品的旗艦店,同時還會推出中文網站。電商的試水,借助這一次的引流帶動即將推出的網站經營,并逐步開啟直營旗艦店的腳步。
遲遲不進軍中國市場存在內在因素,維密自身的全球化策略始終保持謹慎態(tài)度,維密高層在2000年左右,明確表示不愿走出美國本土市場,直到2010年才逐漸發(fā)生轉變,先后進入加拿大、英國等市場,并在其他國家采取經銷商代理制。
維密母公司LBrands首席執(zhí)行官LesWexner曾接受BoF采訪時說道,“維密早就把中國當作第二本土,因為那里有與美國旗鼓相當的機遇。”今年年初才正式接手維密,并表示停滯不前的維密需要大的轉變,其中包括撤銷目錄郵購業(yè)務以及脫離泳裝市場。
同時,進駐中國也經歷了一番波折。2012年維密與上海一家公司的商業(yè)訴訟。這場官司根源在于維密2006年出現庫存積壓而急需消化過剩,于是此時上海一家名為錦天的服飾公司以私人關系拿到了一批價值500萬美元的維密商品,起初因為錦天經營不當而將貨物轉手給上海麥思投資管理公司,而后麥思雖然成功將店鋪開到一線城市高端商圈,但卻完全違背了美國本土維密的意愿,導致消費者對品牌的感知性下滑。
維密這一失足也導致品牌特性在中國市場流失,與此同時,大量未受到官方承認的山寨店鋪以及其他內衣品牌的大肆擴張,也一再阻撓維密進軍中國市場,其一年一度上演的內衣大秀盡管受到追捧,但這一收視率卻在去年20周年時下降32%,達到歷史最低。
“維密進入中國市場只是遲早的事,對維密而言進中國絕對是好事。市場需要360度的包圍式教育,除了在手機上看秀,年輕女性能身臨維密旗艦店體驗,肯定能改變女性對于內衣的傳統(tǒng)(甚至說缺失的)認知,對內衣產生更多熱情和興奮,也會更積極去面對自己的身體,建立自信。”作為國內垂直的內衣銷售電商,氧氣對維密進駐中國表示看好。
遲遲“進不了”中國為維密營造了一定的品牌神秘感,性感的品牌印記深入人心。維密進中國,能在短期內收獲一定擁躉,但如果要在中國爆發(fā),或許就需要試圖通過運動內衣做驅動。
“但這也會很難,因為這么多年都是以性感做品牌驅動,突然要在另一個形象上過多體現,還是很有挑戰(zhàn)的。”一位內衣創(chuàng)始人如此描述。
成也維密,敗也維密
據國外網站SeekingAlpha資料顯示,維密占母公司整體收入近三分之二,同店銷售額在第三季度下降了2%。這一數據已經預示了下一年將會是一個艱難的局面。同時,今年早些時候部分高管的離職以及持續(xù)關閉產品線,都在表明銷售業(yè)績的縮減。
另一邊,中國內衣制造商維珍妮國際(控股)有限公司(2199.HK)于10月底發(fā)布盈警表示,年中期利潤將“顯著下跌”。之后11月28日發(fā)布的半年報更讓人出乎意料,維珍妮近半年盈利暴跌了近九成。
股價已經受到波及。很多人或許并不知道,維密80%以上的產品都來自這個晉江系工廠,而得益于維密在國際市場的品牌影響力,維珍妮也受到資本市場的追逐,并于2015年10月8日正式在香港上市,憑借“內衣”概念成為港交所的明星股。
據無時尚中文網報道,“股價上市兩個月即翻倍,在零售股一片低迷之下屢創(chuàng)新高。維珍妮以5.80港元的發(fā)行價上市,最高于今年2月創(chuàng)13.26港元最高值?!钡衲昶?,維珍妮股價已經暴跌31.95%。
維珍妮截至2016年9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業(yè)績公告
而截至2016年9月30日止6個月,維珍妮中期盈利為2324.4萬港元,同比去年的2.17億港元大幅減少近89.3%。
其中,美國客戶訂單下跌11.2%至13.8億港元,來自中國大陸的收入暴跌42.3%至1.634億港元,上年同期為2.829億元。整體毛利也由2016財年上半年的6.03億港元減少至2017財年上半年的4.02億港元,毛利率下降5.3個百分點至18.7%。
維珍妮表示,收入減少主要由于胸杯及其他模壓產品所產生收入僅為2.71億港元,同比減少44.6%所致,主要由于來自胸杯客戶的訂單少于預期,導致胸杯銷售減少;及籃球鞋鞋面的一次性合作結束,導致模壓運動鞋鞋面銷售減少。
摩根士丹利也在此前發(fā)表報告,將維珍妮目標價由11港元降至8港元,降幅近三成,評級由“增持”降至“與大市同步”,主要因為2017財年度上半年訂單表現差過預期。
維珍妮首席執(zhí)行官洪游奕解釋,上半年因受多個主要品牌合作伙伴同時減少訂單影響,導致集團收入下跌,加上固定支出無法減少等綜合原因所致。他表示,集團凈利潤和毛利率大跌,僅屬暫時,因訂單需求下半年已經逐漸恢復,有信心毛利率下半年可以得到改善。
有一點值得欣慰的是,這還不是維密遭遇的最糟糕的時刻。資料顯示,維密整體銷售額在2010年觸底后繼續(xù)推高。盡管我們仍然難以判斷這一趨勢能維持多久,但維密并未停止開設新商店的腳步。
維密作為上個時代興盛起來的品牌,原本就已經過了品牌巔峰期,被一些用戶和媒體詬病其質量不夠好,純靠營銷抬高價格等等問題,接下來對于維密來說一定是非常關鍵的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