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看看2005/2006年的中國十大批發(fā)市場:廣州白馬、虎門富民、石獅服裝城、即墨服裝市場、杭州四季青、沈陽五愛、北京百榮世茂、武漢漢正街、株洲蘆松、常熟招商城。
昔日有“白馬服裝,服裝天下”之說。最近幾年,白馬仍然保持著中高端市場的本色,但其市場地位已不大不如前;虎門富民江湖日下,炒沙河貨和十三行貨的比例越來越高;北京百榮世茂都快變成零售賣場;即墨市場除了低端童裝庫存貨之外,跟其它二級市場沒有任何區(qū)別;沈陽五愛、株洲蘆松已經是越來越少的人能想到它們……
現在,百花齊放,除個別比較優(yōu)秀的商廈之外,再很難以單個市場論英雄了。以城市論,廣州、杭州、北京無疑是三大批發(fā)聚集地。北京各市場雖然以炒貨為主,但它的輻射范圍和出貨量仍然驚人。武漢、常熟、石獅、鄭州應該屬于第二梯隊。鄭州市場在崛起,其女褲在國內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如何理解服裝流通的“南貨北上,北貨南下”之說?
1.在廣東這里,說的南方通常只包括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其他省市都是北方,并非傳統意義的“黃河以南,黃河以北”的劃分。
2.國內的春夏秋裝以廣東貨為主,廣東貨的冬裝,如打底一類仍然有很大的量。像冬天的夾克,羽絨服,棉服等,還有皮草,幾乎都是北方貨的天下。所以就有夏天南貨北上,冬天北貨南下之說。當然,并非北方夏天完全不產夏裝,南方冬天完全不產冬裝。南方也有生產冬裝的,而且主銷地在北方。也有北方地區(qū)生產的夏裝銷往南方。
3.國內服裝的流行線路,以深圳為最先,因為深圳毗鄰香港,而且設計開發(fā)人才等資源豐富。然后就是廣州,再由廣州輻射到國內各地。廣東貨款式上有優(yōu)勢。北方的很多公司、工廠到南油買版、抄版,因為南油不少檔口的老板娘、買手長期在國外找版。海寧做皮草的工廠,一年好幾次到香港找版。
三、我國的女裝產地主要在哪里?
女裝產地主要是深圳、廣州、虎門、杭州。這四個產地亦是批發(fā)的集散地,各有不同的特點:1)深圳的加工水平和貨品檔次是最高的,亦是國內最多一二線品牌的城市,有中國女裝品牌之都的說法。
2)杭州的杭派服飾獨樹一幟,地理位置也區(qū)別于廣東三個女裝產地,不能不算是其中一個優(yōu)勢,重要的是最近十年杭州品牌、杭派服飾迅速崛起,而且未來發(fā)展更有空間。
3)虎門是中國女裝名鎮(zhèn),富民市場曾經是中國女裝的標桿、領袖市場,但隨著廣州市場的崛起,虎門市場江河日下。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虎門的產業(yè)基礎和市場根基還在。而且虎門鎮(zhèn)政府在重點發(fā)展和扶持服裝的電子商務。
4)說廣州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女裝市場一點也不為過。中高端的有白馬、站西一帶的市場,中端為主的集中在十三行商圈,沙河市場是國內最大的低端貨品的聚集地。不過,沙河貨品的品質也在提升,像冬天的個別貨品批發(fā)價達到了200多元,說出來還真有點讓人難以相信。
四、我國的毛織貨品產地主要在哪里?
兩大毛織生產基地:東莞大朗和桐鄉(xiāng)濮院。我所了解到的,他們的區(qū)別在于,濮院以羊絨為主,而大朗以針織為主;大朗之前以外銷加工為主,最近幾年在轉型;濮院市場比較成熟,以輻射北方地區(qū)為主,量比較大,大朗的市場卻一直沒做起來,貨品主要通過廣州流通出去。
除此之外,還有廣東的汕頭市是毛織產品的一大產地。相比于大朗,大朗主要做的是細針產品,汕頭主要做的是粗針產品。
五、我國的牛仔產地主要在哪里?
牛仔四大產地都在廣東,分別是廣州增城區(qū)新塘鎮(zhèn),中山大涌鎮(zhèn),佛山均安鎮(zhèn),開平三埠鎮(zhèn)。國內流通的貨品主要產自新塘和大涌鎮(zhèn),而且也是通過廣州市場流通。
除四大產地之外,牛仔生產聚集地還有好些地方,如淄博,石家莊,常熟,玉林等。山東沿海一帶,分布著很多做日韓單的服裝加工廠,其中淄博的日韓單牛仔還是相當不錯的,能在這一帶淘到原單庫存貨品基本是不愁賣的。而玉林的褲子的品質實在不敢恭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