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亞的斯亞貝巴的麗笙酒店(Radisson Blu),一名服裝業(yè)高管與他最大的幾家亞洲服裝供應商進行了會面。他的請求是:在非洲開展業(yè)務。
VF Corp.產品供應和亞洲代工部門董事總經理科林·布朗(Colin Browne)說,非洲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可以展現(xiàn)這個行業(yè)如何協(xié)同運作。他指的是工廠主在非洲擁有的一個關鍵優(yōu)勢:從面料取材到工廠生產,服裝生產的一系列環(huán)節(jié)可以集合在一處,這樣的地方已經很少,而非洲是其中的一個。VF Corp.旗下?lián)碛蠰ee、Wrangler和Timberland等品牌。
就全球服裝貿易而言,非洲是世界上最后一塊尚未被開拓且擁有廉價和充足勞動力的土地。據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的數據,埃塞俄比亞服裝業(yè)沒有設置最低工資,相比之下,孟加拉國服裝工人的最低工資為每月67美元。埃塞爾比亞政府稱,去年,埃塞爾比亞服裝工人的起薪是每個月21美元左右。
大多數非洲國家正在從非洲與美國簽訂的一項自由貿易協(xié)議中受益,這項貿易安排為零售商節(jié)約了成本。此外,不同于越南、柬埔寨等其他一些新興經濟體,許多非洲國家可以自己種植棉花,這幫助縮短了服裝生產期。
布朗的想法標志著服裝行業(yè)思維方式的一種改變。10多年來,亞洲一直在服裝生產領域占據主導地位,藉助廉價勞動力生產出便宜的服裝,然后這些服裝被運至世界各地的商場。
但過去幾年,中國生產成本的不斷上升以及全球數起致人死亡的工廠事故(比如兩年前孟加拉國Rana Plaza的坍塌)迫使服裝企業(yè)到緬甸、哥倫比亞和埃塞俄比亞等地尋找替代生產廠家。
據麥肯錫(McKinsey & Co.)稱,埃塞俄比亞最近成為服裝企業(yè)的一個主要供貨地,這是非洲國家首次被與孟加拉國、越南和緬甸同時提及。接受麥肯錫調查的企業(yè)管理人員每年負責采購的商品價值達到700億美元。
數家服裝巨頭開始從非洲采購服裝。VF預計今年開始在埃塞俄比亞進行部分褲子的縫制??栁摹た巳R(Calvin Klein)和Tommy Hilfiger的母公司PVH Corp.在肯尼亞進行部分服裝生產的時間至少已有四年。從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qū)采購服裝的其他公司包括沃爾瑪連鎖公司(Wal-Mart Stores Inc.)、J.C. Penney Co.和列維公司(Levi Strauss & Co.)。
到目前為止,非洲的服裝制造業(yè)尚不成氣候。任何國家若要正式向中國發(fā)起挑戰(zhàn),那都還將需要多年的時間。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有效數據,中國2013年服裝出口額為1,770億美元,是排在第三位的孟加拉國(Bangladesh)的出口額的近8倍,孟加拉國耗費了20年的時間成為一個服裝出口強國。(排在第二位的意大利出口額略高于孟加拉國)。
許多非洲國家缺乏完成服裝運輸的公路,位于內陸的埃塞俄比亞也沒有港口。工人們未受過縫紉方面的培訓。撒哈拉以南的全部非洲地區(qū)服裝出口占全球總量的比例低于1%。
盡管障礙重重,但一些服裝企業(yè)仍對該地區(qū)青睞有加。這些企業(yè)被廉價的勞動力和低廉的電力所吸引,電力支出在很多國家都是繼勞工之后的第二大工廠成本。埃塞俄比亞政府正在建設一條通往鄰國吉布提的港口的鐵路,以提高本國的出口效率。